海绵城市——浅谈发表时间:2021-05-24 14:48 在 20 世纪,城市发展中的雨水管理模式是以十分隐蔽的、甚至几乎无法看见的方式进行运作的。在这种模式中,雨水通过屋顶的排水道和垂直排水管来到地面上,然后沿着街道的排水沟或各种道路边缘沟渠继续流动,或者通过路面的排水孔进入不透水的地下水道,最终汇集到多层面的地下排水与储水系统中。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以及因此而不断增长的相关基础设施,对于地表不透水 地层面积的增加和透水地层面积的减少影响极大,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透水地层才能吸收地表雨水。为了在新开发地区建设交通网络,很多土地被铺上沥青、覆盖上硬质铺面,形成干燥和不友善的空间,而这些过程往往被视为是不可逆的。水的自然循环方式因此被改变,暴风雨造成的洪峰不断地增加,大雨使雨水排放系统陷于瘫痪,暴增的径流溢出水道,四处流淌,进而造成灾害与污染。既有的城市水网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所要面对的水流处理量已经超过了它们的能力范围。频繁的洪泛和随之而来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增加,对人类健康、经济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在 20 世纪末期,由于对土地和更广大范围的城市环境生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进一步加强雨水净化和雨水利用的必要性。雨水管理也因此成为可持续发展建设(例如法国“高环境质量认证”,即 HQE)必须达成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此课题已经逐渐在地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果未来全球城市和特大城市将按专家预期的那样容纳世界 70%—80% 的人口的话,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更是至关重要。
许多建筑师在项目设计中积极将此问题纳入考量,尤其通过屋顶花园和屋顶平台水池的设置,来对从各建筑物汇集而来的雨水进行回收和利用。然而重新整体性地思考既有设施的使用以及为其进行更新改造的重大任务,往往落到景观设计师与城市规划师的身上。这种重新思考导致了对“全管道系统”的扬弃,并且为此提出不可或缺的补偿性替代解决方法。
为了使水流有效循环,必须对规划基地建设进行整体考量,甚至包括雨水径流的上游和下游区域,才能避免仅仅将问题转移到其他地方。将地面的透水性视为方案设计的基础因素,无论对新建项目还是改造项目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透水性的处理也必须能够因地制宜,而创造出各种景观美感。为了达到此目标,多样技术手法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与暂时被遗忘的古老工法结合,还是采用创新科技,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基地内的水资源,使水体能够就地被过滤净化和回收利用,甚至被彰显和美化,而后才将最少量的水导入早期建立的管道系统中。
人们都记得最初为了限制甚至预防洪涝灾害发生而设置的雨水管理设施,美其名称之为暴雨池(storm basin),这是一种由或多或少具有吸收水体能力的地块而构成的巨大网络系统,这些地块的周边建有围篱,以防止那些不请自来的植物侵入。如今,此种暴雨池拥有了更多的技术功能,不仅提供当地的植物灌溉用水,也用于增强生物多样性,并将水池融入一个更具整体性的景观设计方案中。生态草沟、围篱式沟渠、净水泻湖和沉淀池等空间形成了独特的植物生长环境,并且对地表水体进行收集、储存、净化、疏导和优化,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资源。蓄水池转化为湖泊或水塘,溪流、沟渠或水道被重新开凿或融入环境之中,不仅能够灌溉各种植物空间,也创造出全新的景观地貌。而人行道、车道以及停车场不再采用不渗水的地面设计,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经过修剪整理的草地,以及多样的、甚至种植花卉的地面,让现代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湿地也不再一味地被干燥化,而是被整治为湿草原、河岸或水上花园,让人们在其中悠闲漫步。
无论是在城市本身或涵括郊区范围的尺度上,许多生态系统都逐一受到保护或重新建立,其中有些形成了独立自主的系统,有些则互相联结,产生依存关系。这些生态系统逐渐地将城市转变成具有调节和运用水资源能力的巨大绿色海绵——在亚洲地区经常被使用的“海绵城市”一词为此种雨水和径流的管理概念赋予了清楚的意象。此类规划往往了技术与功能的目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升了景观和环境的品质。
水资源管理方法同样也将“城市热岛效应”视为整治目标。此热效应来自于城市建筑的过度集中与城市设施的硬质化,进而造成缺乏活力的地表,同时过于稀少的植物只能向空中蒸腾少量水分,不仅影响环境的舒适性也使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当前的这两种城市环境现实对城市居民的公共健康造成了实际的问题。水,像空气一样,作为大自然母亲送给我们的礼物,需要认真予以保护。 |